公司新闻
秋雨敲打老仓库铁皮屋顶的声音,总让林夏想起祖父掌心的纹路。她摩挲着面前的旧枕木,深褐色木纹里嵌着铁锈与煤渣,像极了祖父临终前仍攥着的那枚铁路徽章。
这间泽林枕木厂的旧仓库里,整齐码放着上千根退役枕木。作为文物修复专业的进修生,林夏原本只是来完成 “工业遗产活化” 课题,却在整理档案时发现了祖父的名字 ——1958 年,年轻的林长河参与了泽林枕木厂首批枕木的防腐处理工作。泛黄的工作照里,二十岁的祖父站在蒸汽锯木机旁,身后堆积如山的枕木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
“这些枕木可都是功臣。” 仓库管理员老周的话打断了她的思绪。他用布满老茧的手敲了敲枕木,“当年支援三线建设,泽林厂三个月就运出两万根枕木,这些木头扛过绿皮火车,压过解放牌卡车,现在连铁轨都换了几轮,它们还在这儿躺着。”
林夏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清理枕木表面。在第三根枕木底部,她发现了模糊的刻痕 ——“Z・L 1963”,这是泽林枕木厂的专属印记。随着研究深入,她惊讶地发现,这些枕木不仅是工业产物,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有的枕木年轮里藏着 1976 年唐山地震的裂纹,有的木纹中凝固着 1990 年代铁路提速时的应力变化。
当林夏把研究成果做成 VR 展示时,原本冷清的旧仓库成了网红打卡点。那些曾被遗忘的枕木,在数字光影中重现了往昔的轰鸣与荣光。更令人振奋的是,她从枕木防腐工艺中发掘出古法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新方案,泽林枕木厂因此获得了文化遗产修复项目的订单。
某个清晨,林夏又来到仓库。阳光穿过气窗,在枕木表面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她忽然明白,所谓岁月的流失,或许只是换了种方式重生。那些沉睡的枕木,正通过另一种轨迹,继续延伸着属于泽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