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的枕木:藏在时光里的重生智慧
点击:发布日期:2025/10/23

爷爷的工具箱里藏着一块巴掌大的木头块,纹理间嵌着细碎的石碴,边缘还留着几道深浅不一的压痕。他总说这是"退休的铁路功臣",是当年从工地上捡回来的旧枕木碎片。直到后来我在不同地方频频遇见这些特殊的"老伙计",才真正看清它们从铁路退役后,那条蜿蜒而璀璨的重生之路。

旧枕木

头一次见到完整的旧枕木,是在城郊的铁路博物馆。展厅里并排陈列着两种枕木,左边是木质的,表面布满道钉留下的圆孔,深褐色的木头上刻着模糊的生产年份,像一位满脸皱纹的老者;右边是混凝土材质的,通体灰白,表面印着规整的纹路,透着工业时代的硬朗。讲解员说,这些枕木都曾在铁轨下服役数十年,承载过无数列车的重量,见证过铁轨延伸向远方的每一步。

旧枕木

那时我以为,退役的枕木只会静静躺在博物馆里。直到去年夏天去溪州村探亲,才发现它们早已走进了生活。村口的"月光花园"里,废弃的铁轨旁整齐排列着旧枕木,有的被锯成合适的长度,做成了矮矮的围栏,围着一丛丛盛开的黑种草;有的保留了完整形态,上面固定着红褐色的景观标识,与旁边狼尾草的金黄相映成趣。傍晚时分,太阳能月亮灯亮起,灯光透过枕木的缝隙洒在步道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村民说,这些枕木是大学生们从旧铁路上回收来的,原本堆在角落没人管,现在成了村里*欢迎的打卡地。

旧枕木

更让我惊讶的是枕木在工程领域的"二次服役"。爸爸带我去参观铁路沿线的防洪工程时,指着山坡上整齐的挡墙说:"你看这些坚固的墙体,都是用退役的混凝土枕木做的。"我凑近细看,那些切割整齐的混凝土块层层叠叠,缝隙间灌满了砂浆,表面还能看到切割后留下的细密纹路。爸爸告诉我,这些混凝土枕木硬度极高,强度远超普通石材,工程师们用专用设备把它们精准切割后,用来修建拦砟坝和护坡,既解决了堆放难题,又提高了防洪标准。在邯郸南站的护坡上,我还看到枕木被做成方格框架,里面种满了绿植,裸露的边坡变成了绿意盎然的长廊,分不清是工程防护还是生态景观。

旧枕木

在城里的文创街区,旧枕木又换了一副模样。一家咖啡馆的吧台是用整块柚木枕木改造的,表面被打磨得光滑温润,那些曾经的道钉孔被巧妙地做成了杯架;街角的画廊里,艺术家把木质枕木切割成不同形状,拼贴成铁路主题的浮雕画,木头上的天然纹理成了画中最生动的笔触。店主介绍说,*的硬木枕木尤其受欢迎,经过清洁、打磨和防腐处理后,不仅保留了岁月的痕迹,更带着*的复古韵味,很受大家喜欢。

旧枕木

爷爷说,以前退役的枕木要么堆在空地占地方,要么被当成废料处理,很是可惜。现在不一样了,有专门的企业负责回收,木质枕木会根据完好程度分类,*的做文创和景观,普通的用于农业大棚支撑;混凝土枕木则通过专业设备切割加工,变成工程用的再生石材。在北京铁路局的循环利用网络里,每年有上万根旧枕木被回收处理,变成防洪构件、景观材料,甚至铁路声屏障的原料,减少了大量碳排放。

旧枕木

上个月我再次回到溪州村,"月光花园"里的枕木围栏上爬满了牵牛花,花朵从道钉孔里探出来,像一个个紫色的小喇叭。爷爷的那块小木片,我把它做成了书桌上的镇纸,每次写字时碰到它,就能想起那些在铁轨下默默承载、在乡村里绽放生机、在工地上继续坚守的旧枕木。它们没有因为退役而失去价值,反而在不同的领域里,以不同的姿态,完成了一场精彩的重生。
  • 扫一扫进入商城

  • 官方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