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抗战文物成为“活教材”丨直击九三阅兵
点击:发布日期:2025/9/1

今天上午,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介绍第四批*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等方面情况。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于佳敏: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场记者招待会上,我在现场听到最多的关键词:抗战遗址、英雄名录和抗战文物,正是有了这些才让那段血与泪的历史被更好地保存、保护;在现场呢,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也回答了大象新闻记者的提问。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于佳敏:抗战文物是全人类共同的历史记忆,也是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载体。请问如何依托抗战文物来讲好抗战故事,弘扬抗战精神?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孙德立:文物是鲜活的、真实的,是见人见事的。卢沟桥事变守城部队战士的钢盔,杨靖宇用过的马刀,沾有爱国侨领蚁光炎遇难时血迹的旗袍。这一件件珍贵文物背后都有着感人的故事、闪耀的初心。

我们要发挥抗战文物诠释历史的实证作用,以准确的史实和科学的结论教育人、启迪人,讲好抗战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以英雄的事迹和光辉的形象来感染人、照亮人,我们还要解读抗战文物承载的精神密码,以伟大的精神和光荣的传统来激励人、鼓舞人。

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先后公布四批*抗战纪念设施、遗址294处和*抗日英烈、英雄群体1128名。其中河南省有三处入选:郑州烈士陵园、八路军驻洛办事处旧址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

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 马飞雄:位于河南洛阳的八路军驻洛办事处旧址,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同志多次到这个办事处指导工作,刘少奇同志在此起草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文稿。概括一句话,第四批名录英烈人物类型多样,纪念设施、旧址区域分布广泛,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展现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壮阔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史实。

会上还通报了我国抗战文物资源家底情况。目前,全国抗战主题不可移动文物已达1万余处、可移动文物16万余件/套。20个抗战主题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有序推进,延安国家文物保护示范区已成功创建。"十四五"期间,我国完成15个抗战纪念馆新建改扩建、68个抗战纪念馆展陈提升,抗战纪念馆体系基本形成。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北京报道。

(来源:大象时政)

  • 扫一扫进入商城

  • 官方客服